25/06/2008

理性架構談情感疾患之五:Antidepressants的療效是建立在neurogenesis嗎?

從理性架構談情感疾患 之五
Antidepressants的療效是建立在neurogenesis嗎?
蘇冠賓


從生物精神科學的角度看來,抗憂鬱藥物可以改善神經細胞的可塑性,而且是療效的關鍵機轉下次當我們聽到治療後重獲健康的憂鬱症患者說:「宛如新生」時,這可不只是一句隱喻了!

憂鬱症病因異常複雜,而「藥物治療」常常無法提供病患令人滿意的治療成果,世界最大規模的臨床研究STAR*D的結果顯示:四千多位憂鬱症病患在為期三個月的第一線抗鬱藥物治療下,只有27%病情緩解。然而,在科學家不斷探索藥物為何有效的努力之下,不但使得憂鬱症病因被間接了解,更讓「藥物」成為最有科學基礎的療法。

近年來精神醫學界最「暢銷」的憂鬱症假說,就是源於抗憂鬱藥物有效的「單胺酸假說(monoamine theory)」。因為抗憂鬱藥物可以提高單胺酸serotonin5-HT)或noradrenalinNA)的可用率,並改善情緒及焦慮,因此暗示著情感性疾患患者可能有5-HT/NA的神經生化學的異常。然而,使用抗憂鬱藥物之後雖可很快增加5-HT/NA的濃度,患者卻要等大約三至四週才會感受到滿意的效果,這中間的「延遲」引起科學家的好奇,所以近年來學者一直想要從細胞可塑性及分子結構的層次來尋求解答。

科學家會想到抗憂鬱藥物antidepressants的療效和細胞可塑性有關的點子絕非神來一筆,稍早就研究就發現憂鬱症患者不只有神經內分泌的變化,而其大腦結構上的異常也常被報導,如MRI in vivo (詳見Drevets發表在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2001的論文;Frodl et al 2002; Sheline et al 1999)及患者死後神經細胞上的檢驗(Rajkowska 2000; Bowley et al 2002)都有相似的結論。而這些異常似乎可以因患者使用藥物治療而有某種程度的改善(Sheline et al 2003; Bowley et al 2002),在動物模型則更直接地發現antidepressants可以促成神經細胞的新生(neurogenesis)。這一系列的論文可以循著Yale UniversityRonald Duman團隊之研究發表去深入了解(Duman et al 1999; 2001),亦可參考精神醫學通訊「抗憂鬱症藥物可調節神經細胞之新生」(2002217期第8-9頁)的簡介。

嚴謹的讀者可能會問:長期使用antidepressants促成「抗憂鬱抗焦慮的療效」是建立在「神經細胞之新生」的基礎上嗎?抑或只是兩件不相干的結果?Santarelli等人發表在200388日的Science的文章,就試著去回答這個有趣的疑問。


在他們的研究中利用到兩個重要的動物模型,第一個模型是測量新生的神經細胞。成年老鼠hippocampusprogenitor cells可以從subgranular zone移動到granule cell layer而分化成granule cells,利用可以被染色的BrdU(一種DNA synthesis marker),科學家料此可以計算新生神經細胞之數量。第二個模型是測量「抗憂鬱抗焦慮療效」,利用的是所謂的novelty-suppressed feeding (NSF) test。原理是飢餓的老鼠對於強光下食物的攝取仍會「有所遲疑」,而長期(四週)使用antidepressants可以減少這種「遲疑」,短期(小於五天)使用則沒有幫助。Santarelli等人(2003)利用X-ray將成年老鼠hippocampusprogenitor cells破壞掉,阻斷大約85%神經細胞之新生,發現長期(四週)使用antidepressants的效果就不見了。他們再用X-ray破壞老鼠其他的部位,卻並無產生影響,這顯示hippocampal neurogenesis有其特殊的重要性。這個研究還是有一些局限,例如藥物不是使用在真正患者的腦內,而NSF test也不等同於抗憂鬱的效果。不過,作者在論文中做了很多的controlled experiments來排除其他可能的confounding factors,內容是相當精彩的,限於篇幅,本文無法一一詳述。

下次當我們聽到治療後重獲健康的憂鬱症患者說:「宛如新生」時,從生物精神科學的角度看來,這可不只是一句隱喻了。

References
1. Drevets WC. Neuroimaging and neuropathological studies of depress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cognitive-emotional features of mood disorders.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2001, 11:240–249.
2. Frodl T, Meisenzahl E, Zetzsche T, Bottlender R, Born C, Groll C, Jager M, Leinsinger G, Hahn K, Moller HJ. Enlargement of the amygdala in patients with a first episode of major depression. Biol Psychiatry. 2002; 51(9): 708-14.
3. Sheline YI et al. Depression duration but not age predicts hippocampal volume loss in medically healthy women with recurrent major depression. J Neurosci 1999; 19: 5034–43.
4. Rajkowska G. Postmortem studies in mood disorders indicate altered numbers of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Biol Psychiatry 2000; 48: 766 –77.
5. Bowley MP et al. Low glial numbers in the amygdala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Biol Psychiatry 2002; 52: 404-412.
6. Sheline YI et al. Untreated depression and hippocampal volume loss. Am J Psychiatry 2003; 160:1516–8.
7. Duman RS, Malberg J, Thome J. Neural plasticity to stress and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Biol Psychiatry 1999; 46: 1181–1191.
8. Duman RS, Nakagawa S, Malberg J. Regulation of adult neurogenesis by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01; 25: 836-44.
9. Santarelli L et al. Requirement of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for the behavioral effects of antidepressants. Science 2003; 301: 805-9.

心理治療之生理機轉系列之三「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的神經影像學研究
http://cobolsu.blogspot.tw/2015/04/blog-post.html
蘇冠賓

「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當一個母親看到她的小孩受苦時,她常常會感到同樣的痛苦。雖然「同理心」應該是人類的本能,但經由訓練,心理治療師及精神科醫師常常能夠妥善運用「同理心」的技巧來評估並協助病患,而對於這項「心理功能」的生理機制,神經心理學家也感到興趣,過去的研究曾經利用受試者看影片或照片去想像、揣摩悲傷或快樂的情緒(1),不過這樣的研究仍然略為間接而不具說服力,同時也沒有比較「感同」(自己的痛)和「身受」(別人的痛)的差異。

20042月的Science雜誌中有一篇有趣的文章討論到這種「感同身受」的神經機轉,作者Singer等人(2)利用fMRI來觀察受試者在經驗自己及心愛的伴侶被電擊時疼痛的大腦反應。他們利用16位身心正常的女性自願受試者及他們的伴侶,右手貼上電擊片,一起在MRI檢查室內靜臥,透過鏡子的協助來觀察彼此被電擊後痛苦的表情。在自己和對方疼痛或不痛的過程中,用fMRI把大腦的活動記錄下來。

受試者被電擊後感到痛苦時,如同之前的有關疼痛的研究結果(3;4),大腦中疼痛的區域,如感覺痛覺的皮質區somatosensory cortex,及經驗、詮釋痛覺和誘發自律神經和情緒反應的腦區,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 anterior insula, brainstemcerebellum都有活化。然而最有趣的是,當受試者透過鏡子的來觀察他們的伴侶被電擊後痛苦的表情時,雖然感覺痛覺的皮質區並沒有活化,但詮釋痛覺和誘發自律神經和情緒反應的腦區卻活化了起來!這意謂著,受試者本身雖然沒有身體上的痛覺反應,但他的大腦卻做出了如同身體疼痛的反應。此外,受試著自評「心疼」的程度(Empathic Concern Scale)甚至於和ACCanterior insula的活化程度成顯著性的相關呢!

這個研究也給我一些啟發,是否在精神病理學上沒有同理能力的個案(反社會人格)在這些區域會有困難?而這個neural mechanism除了和同理心愛伴侶的疼痛之外,是否也和對其他人(陌生人)、其他的情緒(如憤怒、快樂)的「感同身受」有關?這些區域的活化,可以透過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來改變嗎?也許這些都是精神醫學和心理治療學可以著墨的地方。



Reference List
1. Carr L, Iacoboni M, Dubeau MC, Mazziotta JC, Lenzi GL: Neural mechanisms of empathy in humans: a relay from neural systems for imitation to limbic area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3; 100(9):5497-5502
2. Singer T, Seymour B, O'Doherty J, Kaube H, Dolan RJ, Frith CD: Empathy for pain involves the affective but not sensory components of pain. Science 2004; 303(5661):1157-1162
3. Davis KD: The neural circuitry of pain as explored with functional MRI. Neurol Res 2000; 22(3):313-317
4. Peyron R, Laurent B, Garcia-Larrea L: Functional imaging of brain responses to pain. 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000). Neurophysiol Clin 2000; 30(5):263-288

心理治療之生理機轉系列之一「壓抑」

防衛機轉「壓抑(Suppression)」之神經機制
http://cobolsu.blogspot.tw/2008/06/suppression_24.html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精神醫學及認知神經科學教授


Freud認為透過「潛抑(repression)」的防衛機轉,人們把不願回顧的記憶「塵封」在潛意識中(1)。即使這個現象已經在心理學及精神醫學的診斷及治療中反覆地運用,我們仍不清楚「潛抑」在大腦中的神經機制。
「潛抑」較常出現在「極度創傷者」的「意識層面之下」,從倫理及實際的角度是無法進行那樣子的實驗。在心理學模型中,比較可行的是利用「抑制提取(retrieval)不要的記憶(unwanted memory)來造成記憶保存(retention)缺損」的方法,來進行比較像「壓抑(suppression)」的實驗(2)。這種實驗(以下將略為描述)或許看似簡單,或許有人覺得太過簡化(3),但卻是實驗心理學在研究防衛機轉的重要里程碑,因此,頂尖期刊「Nature」近年來刊登少數的「純心理學」的文章中,就包括了由Oregon大學Anderson等人設計的這一組實驗(4)。實驗的步驟大致如下:
1. 受試者被要求記下40組沒有相關性的字組(例如:ordealroach),讓他們可以從右側的字(ordeal)來記起左側的字(roach)。
2. 進行所謂的「think/no-think task」,在受試者看到右側的字(trained cues)的同時,訓練他們提取(retrieval)左側的字(respond pair),抑或不要提取左側的字(suppression pair)。
3. 接著進行回憶測驗(在Nature的文章中他們做了三組回憶測驗,目的在說明suppression的機轉及排除confounding factors),來看看suppression pair的回憶表現是否比respond pair來的差。
他們從結果中發現,當受試者再次面對suppression pair的字時,要再去回憶的確變得更加困難。此外,這種「遺忘」的程度和suppression的訓練次數成正相關性(4)。
後來,利用這樣的實驗方法,Anderson等人將整個suppression training的過程用functional MRI的方法記錄下來,進一步來探討「壓抑(suppression)」之神經機制,這篇報告發表在200419日的「Science」(5),他們的結果發現,「壓抑」機轉的執行,動用到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的activation,此外,負責提取記憶有關的重要結構-hippocampus-的活化也被減弱。他的實驗更進一步發現,「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的活化及hippocampus的不活化程度」與「遺忘」的程度成正相關。
對於「極度創傷者」而言,受創的記憶是「侵入性(intrusive)」且難以控制的。然而,有一部分的人會「不願回想」、隨著「事過境遷」而漸漸「遺忘」。這種「遺忘」在神經機制上並非「抹除已有的連結」,而是新產生更優勢的連結來替代原有的連結。這其中可能suppressionextinction先後扮演重要的角色。對於這些機制的了解,將有助於我們深入探討心理治療之生理機轉。

延伸閱讀:
1. Freud S. in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1 (ed. J. Strachey) 117±128 (Hogarth, London, 1966).
2. Levy BJ, Anderson MC. Inhibitory processes and the control of memory retrieval. Trends Cogn Sci 2002 Jul 1; 6(7): 299-305.
3. Kihlstrom JF. No need for repression. Trends Cogn Sci. 2002 Dec 1; 6(12): 502.
4. Anderson MC, Green C. Suppressing unwanted memories by executive control. Nature 2001 (Mar 15); 410(6826): 366-9.
5. Anderson MC, Ochsner KN, Kuhl B, Cooper J, Robertson E, Gabrieli SW, Glover GH, Gabrieli JD. Neural systems underlying the suppression of unwanted memories. Science 2004 (Jan 9); 303(5655): 232-5.

心理治療之生理機轉系列之四「學習造成大腦結構的改變」

學習效應造成大腦結構的改變
http://cobolsu.blogspot.tw/2008/06/blog-post_7871.html
精神醫學部 蘇冠賓

「神經細胞的可塑性」在經過眾多的基礎研究驗證下,這幾年已經從假說成為無人質疑的重要理論。對於強調Bio-psycho-social的精神科醫師而言,無論是早年不利的成長環境、誘發疾病的壓力因素、乃至於心理治療的療效,其生理機轉必然要建立在「神經細胞可塑性」架構之下,所以「神經細胞可塑性」理論對精神醫學的臨床意義,在於「環境因素可否改變人類大腦的功能及結構」。

許多MRI檢查的研究証明,精神疾病患者某些大腦區域確有改變,但是回溯性的研究(生病後才檢查,而非生病前後做比較)仍然不是最直接的証據,回溯性研究無法排除許多干擾因素,例如:「大腦結構的異常是罹病後學習機會變少所造成,而非疾病本身所造成」。

心理治療可以呈現出很好的前瞻性研究(心理治療的前後做比較),但就我所知,只有証明心理治療對大腦功能(functional)的改變(可詳見本系列之二,20045月的通訊),目前尚未有造成大腦結構(structural)改變的論文發表。比較多的是「學習效應」造成大腦結構的改變的研究,例如最近已有幾篇相當好的論文發表出來了 (Dobbins et al. 2004;Draganski et al. 2004;Monk et al. 2004;Hempel et al. 2004)。其中Draganski等人發表在Nature的文章,就非常有趣且具有想像力。


這群德國的科學家找來24位正常的志願者(平均22歲),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訓練三顆球的手技雜耍(classic three-ball cascade juggling)三個月,使得所有人都變成手技雜耍的高手(skillful,可以表演60分鐘以上),在訓練後的三個月內停止所有的訓練及練習,實驗組和對照組(完全沒有訓練)在一開始、三個月及六個月後,實施high-resolution MRI檢查,分析大腦各部位之結構變化 (Draganski et al. 2004)

這個研究發現,三個月的學習顯著地增加了(大約3%)兩側mid-temporal areagrey matter及左側posterior intra-parietal sulcus。隨著接下去三個月的停止練習,這些區域的結構變化慢慢地消失了。此外,受試者熟練的程度和大腦體積的增加成正比,也就是愈熟練的人,上述的大腦區域擴大的程度就愈明顯。對於對照組而言,雖然在一開始的MRI掃瞄中並沒有差異,但是三個月後,上述的大腦區域卻沒有如同實驗組有擴大現象。

未來,科學家如果能夠在人類活體中研究大腦的生化的活性或細胞的活動,或許可以更進一步探討這些結構改變的機轉,在此之前,我們只能依賴動物的模型,來了解學習效應的分子機制,我將在接下的文章中和各位分享。

延伸閱讀:

  1. Dobbins,I.G., Schnyer,D.M., Verfaellie,M., and Schacter,D.L., 2004. Cortical activity reductions during repetition priming can result from rapid response learning. Nature. 428, 316-319.
  2. Draganski,B., Gaser,C., Busch,V., Schuierer,G., Bogdahn,U., and May,A., 2004. Neuroplasticity: changes in grey matter induced by training. Nature. 427, 311-312.
  3. Hempel,A., Giesel,F.L., Garcia Caraballo,N.M., Amann,M., Meyer,H., Wustenberg,T., Essig,M., and Schroder,J., 2004. Plasticity of cortical activation related to working memory during training. Am J Psychiatry. 161, 745-747.
  4. Monk,C.S., Nelson,E.E., Woldehawariat,G., Montgomery,L.A., Zarahn,E., McClure,E.B., Guyer,A.E., Leibenluft,E., Charney,D.S., Ernst,M., and Pine,D.S., 2004. Experience-dependent plasticity for attention to threat: Behavioral and neu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in humans. Biol Psychiatry. 56, 607-610.

多吃魚油 揮別憂鬱 (2002-01-06)

世界日報
多吃魚油 揮別憂鬱
台灣研究初步發現,含有豐富DHA和EPA的魚油具有改善憂鬱症的療效;而女性易在懷孕中期至產後罹患憂鬱症,可能即與體內DHA和EPA下降有關,多吃魚油或可預防產期憂鬱發生。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蘇冠賓表示,組成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DHA和EPA,具有神經傳導及穩定神經細胞膜的弁遄A缺乏這兩種營養物質,可能使大腦神經傳導異常,因而與產生憂鬱症相關。
 蘇冠賓指出,婦女懷孕初期,母體會開始釋出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以供胎兒合成腦細胞和眼睛;而從第四個月起,孕婦體內的 DHA和EPA快速流失,最後降至一般人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必須在產後半年才可望恢復正常。流行病學調查曾發現,每十名孕婦中就有一人罹患憂鬱症,且 懷孕期間罹患憂鬱症者,產後憂鬱是一般人的三倍。
 此外,台北醫學大學、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和市立療養院合作的一項憂鬱症研究也顯示,憂鬱症患者血液中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均 偏低。對此,研究人員以雙盲對照模式實驗,收集了二十名重度憂鬱症患者,每天給予大量魚油,初步發現,憂鬱症狀確有改善,但療效仍待進一步確認。
 事實上,台灣已有利用魚油治療孕婦憂鬱症的成平荇蛂A市立療養院精神科醫師邱智強表示,一名有憂鬱症病史的四十多歲孕婦,懷孕後病情加 重,不但情緒低落、易哭、害怕、焦慮,且曾割腕自殺,經每天給予大量魚油治療,未服用其他藥物,一個半月後,患者的重度憂鬱即明顯改善,情緒穩定,且不再 有自殺念頭,只是吃大量魚油時,會有惡心和拉肚子的輕微副作用,目前已順利生產。由於單一個案無法證實魚油的療效,醫師計畫收集更多憂鬱症產婦,大規模研 究。
 蘇冠賓表示,即使不為預防憂鬱症,就胎兒及母體的健康來說,也很建議孕婦及產後婦女多補充DHA和EPA,最自然的方式就是攝取含有豐富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類,或是吃魚油補充。

研究資料更新:

  1. 蘇冠賓教授及身心介面實驗室  http://cobolsu.blogspot.tw/2015/10/blog-post_41.html
  2. 深海魚油的抗發炎的成分可以對抗炎症相關的憂鬱症  http://cobolsu.blogspot.tw/2015/10/blog-post_28.html
  3. 天然的抗鬱物質─深海魚油  http://cobolsu.blogspot.tw/2015/02/ifn-cifn-omega-3-pufas-biological.html
  4. Omega-3飲食改善老人失智症  http://cobolsu.blogspot.tw/2016/12/omega-3.html   
  5. 深海魚油在孕婦及產後憂鬱症之應用 http://cobolsu.blogspot.tw/2015/12/blog-post_14.html


 【路透斯德哥爾摩電】牛津大學科學家說,他們已掌握魚油有助治療憂鬱症、識字障礙等精神疾病的證據。
 牛津大學資深神經科學研究員李察森認為,西方國家憂鬱症病例的激增與飲食模式改變有關,例如,比較少吃魚的國家,憂鬱症病例就比魚消耗量大的日本高出很多。
 李察森說,大量的壓力、酗酒、攝取尼古丁與咖啡因會進一步減少體內脂肪酸的含量,引發精神疾病,或使病情惡化。
 李察森說:「如果供給腦部的脂肪不對,腦部的運作就會不對。」可以驅除憂鬱的脂肪就是大量的Omega-3脂肪酸,這種脂肪酸只有鮭魚、鯖魚等油魚才有。
 李察森的研究發現,某些人缺乏這種脂肪會造成憂鬱症、自閉症、識字障礙和過動。世界衛生組織說,憂鬱症日益普遍,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在一生中會得某種精神疾病或神經疾病。(世界日報)

2002-01-06

Swingin' with the saints

Swingin' with the saints

考試症候群

考試候群



合唱起源小故事

合唱起源小


本文引述自高醫合唱團聆賞樂刊第二期

合唱音樂()

紀元前十一世紀,大衛用石頭敲中敵國猛將,成為救國英雄。 他原本是一個善彈豎琴的少年,後來被以色列國王推為第二任君主。 他開始制定禮拜用的音樂和合唱,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應該可以算是合唱音樂的濫觴。

舊約也有記載人民彼此唱和,讚美耶和華的故事,到了新約的時代, Matthew Mark 福音中都有最後的晚餐後,門徒們一起唱讚美詩的事,直到葛麗果教皇的時代(590 - 604在位),才有真正的合唱音樂流傳到今日。葛麗果教皇所整理的葛麗果聖歌(Cantus Gregorianus)是音樂史上最珍貴的寶藏,有人說是 "永恆的音樂" "純粹而精美" ,不論如何,這種聖歌應該就是合唱音樂之父了。


至此為止,音樂仍然是屬於教堂裡面的東西,因為只有神才是他們歌詠的對象。文藝復興時期,複音音樂大大盛行,高超的、複雜的作曲技巧,加上壯麗的對位、和聲效果,聽眾只能稱奇不已,很難真正了解,尤其是非拉丁語系的國家,根本無法理解那深奧的拉丁文。 音樂如此、教義亦然。 於是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張把教義簡化,他也是一個音樂家,他希望音樂也能單純化、母語化,於是音樂從教堂走向民間,牧歌音樂出現。 牧歌(Madrigal)是言情的、言季節、景物的,兩三好友或男女情人就可以唱和,牧歌成為十六世紀世俗音樂最重要的曲式,據說是當時的主教為了讓義大利文能和拉丁文一樣成為高級知識份子的語文,(拉丁文今日在宗教、藝術、音樂上仍有其重要性)就創造了牧歌。 英國正值伊莉莎白盛世,武功、藝術俱強,牧歌到了英國更加發揚光大(今天英國會成為全世界合唱水準最高的原因即此,而義大利今天則因歌劇風行壓過了合唱的發展)